为促进思政教师的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意识和论文写作能力,毛特概论与形策教研室联合德法教研室,于1月15日在办公楼328集体备课室召开了“齐心聚力话科研,互助交流促提升”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焦雯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主要聚焦论文撰写技巧作经验分享。张镦允老师就如何进行论文选题、文献梳理、结构框架搭建、行文撰写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她指出一个优秀的选题,关键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科历史,学科前沿与时事热点的基础之上,“创”意味着突破自我,“新”则代表与众不同,需要不断追求创新。在写作过程要围绕选题方向,进行文献的查找、阅读、梳理,介绍了如何快捷有效的文献检索技巧,总结了网络上的学术资源平台。她认为论文格式的每一部分都至关重要,但真正的创新和深度应该体现在论文内容上,并结合例证,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论文写作要注重各个部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此外,投稿时在论文形式上要注意规范,这是提高论文质量和发表效率的前提条件。

在互动提问环节,在场教师们就如何寻找一个新颖有意义的选题及如何在论文写作过程注重框架逻辑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互动交流。最后,焦雯老师做总结发言,一方面希望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积累,为论文撰写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大家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思维和方法融入教学过程。
本次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结束,参会的教师们在本次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中受益匪浅,对论文写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进一步激发了青年教师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与信心,同时也为教研室之间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探讨的平台,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点,厘清了论文写作的脉络和方向,丰富了教育科研实践方法。
过去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为核心,聚焦内涵发展,扎实推进学院思政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新年伊始,各个教研室以集体备课形式组织教师共同学习充电,蓄能启航,切实把教科研一体化,作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点,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科研水平,以科研带动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