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

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

西铁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院动态 >> 正文



脚踏实地,密切联系学生,做好教书育人大文章——思政党支部学习《梁家河》座谈会
日期: 2018-05-2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5月16日下午,思政党支部在港务校区办公楼六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品读、学习《梁家河》这本著作,分享阅读心得。会议由支部书记赵建英主持。与会党员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一致认为通过阅读《梁家河》这本著作,对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的七年知青经历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很受启发,收获颇丰,纷纷表示对今后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潜心教学,密切联系学生,努力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帮助者,做好教书育人这篇大文章,有着较强地指导意义。

                

    座谈会上,大家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一致认为《梁家河》这本书蕴含着“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坚定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初心、“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依靠群众力量大”的团结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情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梁家河》蕴含的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并且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座谈会上,大家还认为品读《梁家河》,不禁联想到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旬邑马栏等地区战斗生活的光辉事迹,虽然所处的时代、空间、挑战不同,但理想信念、群众观点、革命创新、奋斗精神等一脉相承。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习近平总书记把从革命家庭、父母身上耳濡目染体悟到的革命传统和家风家教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从政生涯中不断积淀、丰富和升华,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沃养分。

               

   《梁家河》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