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下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7月16日上午,思政部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会,思政部主任景延鹏、思法基础与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焦雯和本课程全体专、兼职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由思政部办公室副主任赵建英主持。

培训开始前,兼职教师就现任岗位及授课经历进行了自我介绍,景延鹏代表思政部对各位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

会上,景延鹏首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变化、课程定位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调整及教学人员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景延鹏谈到, 面对这一重大变化,我院已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将在全院范围内开设本门课程。经主管院领导同意,与教务处、学工部协商,建立了一支由专职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历或专业资质的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借助这一历史机遇,思政部将致力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的关联性,指导和鼓励教师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中,将教育心得与实践经验收集为课程素材辅助日常教学,实现教育教学双向促进,健全课程体系,从而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务员张倩为各位教师讲解了思政部调停课管理要求、审批手续及调停课单填写注意事项。焦雯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施、作业与考核、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课时申报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日常教学中的相关要求。赵建英就学院印发的《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修订)》文件进行了逐条解读,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强调了严守政治纪律、教学纪律的重要性,鼓励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在教学中引领主流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李慧静介绍了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本课程教学,并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合理使用移动教学辅助设备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部将继续为搭建心理健康教师分享交流平台,联络专家开展业务指导,保障教师全身心投入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构建心理育人大格局,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