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

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

西铁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理论研讨会
日期: 2022-06-0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认真总结思政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经验,6月6日下午,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专题理论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邓耀斌、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琛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景延鹏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研讨会开始前,与会领导和老师首先一起再次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视频新闻,重温了总书记在人大考察调研中发表的关于办好、讲好思政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景延鹏以“聚焦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为题的主旨发言。他首先指出,习总书记的人大讲话,是继2019年“318”讲话之后,再次对办好办好思政课做出重要指示,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思政课作为“国之大者”的高度重视和念兹在兹的关怀。特别是总书记在人大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总书记提出了“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要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的光荣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政课的本质所在,阐明了讲好思政课的内在要求,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努力方向。

     

他认为,要讲好道理,不仅要注重讲述内容的逻辑性、真理性,更要注重讲述方法的生动性、灵活性,要坚持以理服人而非以势压人,切忌说教,思政课教师要用真理的魅力征服学生,用鲜活的案例和生活引导学生,用情感的力量打动学生。他认为“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是思政“金课”的具体标准。全体思政教师应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两个转化”;二是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持之以恒开展教法创新;三是善用思政“大课堂”,要把鲜活的社会生活搬进思政课堂;四是画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心圆”,真正发挥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作用。

王琛在发言中认为,思政课应让学生喜欢听、能听懂、听得进。思政课教师要守住政治底线,提高政治敏锐性,守好意识形态建设责任田。未来,党委宣传部还将继续从师资队伍、理论宣讲等方面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积极为更多思政课老师提供走出学校的机会。

         

毛特概论与形策教研室主任邢卫红站在26年教龄的经验基础上谈了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三点体会。一是持续不断认真研读原著,学习最新理论成果,争做“专家”;二是做“杂家”和“有心人”,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教。

思法基础教研室主任焦雯从守好思政课这段渠,用爱种好思政课责任田两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她表示要处理好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关系,向思政课堂主渠道要质量,实现和学生心灵的同频共振。

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李慧静提出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相统一;二是坚持经师人师相统一;三是坚持严爱相继、润己泽人相统一。

        

办公室主任赵建英重点从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她认为要着力提高校内实践教学质量,利用西安优质红色资源,让校外实践基地真正走进思政课堂。

思法基础教研室副主任邢星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证,思政课教师有义务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培养时代新青年。

         

潘欢欢、周齐、王文波、黄旌芮、巴文娟、何苗、张倩等老师也分别站在青年教师、铁路院校特色思政课等角度谈了对此次讲话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景延鹏对此次理论研讨会进行总结。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对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期盼,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要充分体会思政课——这一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踔厉奋发、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自己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